余华《活着》
发布人:图书馆审核员  发布时间:2019-10-10   浏览次数:21727

看完了余华作者的《活着》,它使我受益匪浅,无疑是心灵上的起伏。《活着》实际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它富于的内涵和哲理太过复杂。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感性,又或许是为福贵的一生感到悲哀,一个最开始不可一世的浪荡公子,输光家产后,开启新的人生。不敢说他经历过什么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因为他的世界里仿佛只有酸、苦、悲、离……他生不逢时,至亲六人,余生一人,在穷困潦倒的境地中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悲痛,却又在悲痛之后勇敢地活着。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回忆自述的角度,通过和小说中主人翁——福贵聊天的方式,讲述了中国过去六十年里底层老百姓的生活遭遇。从清末明初,到国共内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福贵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他几十年里生活的变化就是中国当年历史的缩影。其中,眼泪似乎成了全篇的线索,有悲伤的泪,有绝望的泪,有喜极而泣的泪......由于泪水几乎是均匀地分布于整部小说,与欢喜交加,使得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福贵总是每每过了几年幸福生活的时候,就会有厄运到来一次。

    活着,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态度。我们活着不也是如此?人或许只有像福贵一样经历了生死离别,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面对死亡,我们束手无策,但活着的人就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来之不易,你有什么理由随意践踏,随便摧残。经历生活中的预知和未知,好好活着。生活一直在继续,并没有所谓的幸福与不幸,遇到挫折时学会接受,学会乐观,学会抗争,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最大意义。

小说余华的《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分水岭。《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我认为《活着》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作者将内心思想渗透于字里行间,渗透于人人熟悉的社会生活之中,使读者在读书的同时,便仿佛自己成了福贵,与他同甘苦、共患难,仿佛亲身经历了他的一生,也同时感受到作者注入其中的深厚的情感。这部《活着》是值得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