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名著是件棘手活,不宜复述大意,亦不宜有悖原旨。本书是蔡康永和侯文咏合作的《三国演义》脱口秀节目的合成,喜星讲三国,于笑声中,重述那批盖世豪杰共同完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这一历史性的巨变,也蕴含英雄的人生在决策与智慧里起伏,起起落落的悲欢莫过于与现代人的生存法则相通。
名著也免不了瑕疵。奇葩,并不是调戏原著,而是基于正史和曲艺,对原著进行的一次纠错,避开不合理、散漫之处。比如,关羽携甘糜二夫人北上寻兄途中,演绎的那段脍炙人口的“过五关斩六将”,作者指出虚化处理拙劣,就地理位置而言,明显是绕远路,不合乎常识。又如,刘关张之后重聚时的那场哭戏本受戏曲家青睐,但本书却删除了,作者认为没了夸张的戏曲表演为掩护,哭戏就会显得肉麻。再如,本书避开过多的花哨桥段,集中笔墨来讲袁绍,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更通过他和曹操的对比说明了一个道理:英雄之间的不同,是因为关键时做的选择不同。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它所提倡的主题:梦想和欢乐。作者把它们看成是人生的两种能力,当然这也决定了通篇诙谐有趣的叙述口吻,使读者易于接近。作者称赞曹操热衷于铲除腐败和追逐权利,认可、鼓励野心的存在,野心其实也是一个人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鸡汤讲的快乐实显浅薄,似乎唯有淡薄才快乐,其实快乐亦在逐梦过程中。蔡康永说:“许多三国里的角色用尽一身力气,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还有可能的话,超越自我。”他们远比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活得精彩。同时又对貂蝉大有惜花之意,哀叹她出色地完成离间任务之后,就退出了政治时局,且随了吕布小人,没一点自身的梦想。人生无非梦想和快乐,纵使身处乱世,将相如是,名士如是,平民亦如是。相较之下,现在的我们,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更应该努力去坚持一些情怀,在逐梦过程中体会真正的乐趣。生活无梦无笑,岂不单调可惜?
概观本书,通篇理念达到了“以人为本”的高度,并采用了明与暗,正与反相结合的论证手法。曹军逼近荆州,刘备不愿弃荆州百姓于不顾,而独自逃亡,彰显了中国传统的仁义精神,也说明刘皇叔以弱势而登三国鼎足的场面的内在原因。作者甚至替刘表的蔡夫人引狼(曹操)入室之举作出解释:委实太畏惧刘备了。诚然,评价历史一定要有胸襟,及懂换位思考。
《三国演义》在叙事和人物刻画上的水平炉火纯青,但我始终认为缺了些人文学和美学,全书杀孽太重,武将动辄手起刀落,砍人头颅,眉头都不眨一下,谋士更是以计策杀人,且兵不血刃。关羽被砍头颅后,冤魂在天空呼唤:“还我头来。”有个曾救过他的普济和尚出现了:“你要人还你头,那些被你砍头的人有要找谁讨头呢?”冤魂终于消散。这一对话恰给原著增添几分人文学的魅力。不明白的是,作者注意并提及原著中的这一细节,本可作亮点,却又认为涉及怪力乱神,要将之省略。《三国演义》终究是文学作品,存在鬼怪之说又何妨。此处删改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