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东西方心理学理解的一座桥梁——评《荣格文集》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4   浏览次数:854

美国学者莫阿卡宁说:佛陀之后两千五百年,距今约一个世纪以前,在远离印度的地球的另一面,出现了荣格。荣格(Carl G. Jung1875—1961),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当代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人们常把弗洛伊德比喻为哥白尼,而把荣格比作哥伦布,以赞美其在探索人类心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的思想远超出医学、心理学领域,对20世纪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荣格是现代思潮中最为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之一。要是忽略了他,也就遗漏了与这多难时代紧密攸关的整个思想。改革开放后,西方各种现当代思想迅速传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荣格。1987年,由霍尔著、冯川翻译的《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1987年版)是国内最早关于荣格思想的著作。此后,关于荣格或荣格研究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出现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第二次则是2009年荣格的《红书》在美国上市至今。20141月,《荣格文集》(9卷)在长春出版社出版,这是长春出版社继《弗洛伊德文集》(8卷)之后奉献给读者的又一心理学领域的精品力作。

  长春版《荣格文集》由国内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申荷永、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高岚策划并主编,分为《分析心理学》《原型与原型意象》《积极想象》《梦的分析》(上)《梦的分析》(下)《意象分析》《情节与阴影》《心理治疗》和《荣格自传》共9册,约270万字。它以国际上通行的《荣格全集》(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为蓝本,在将全集的部分内容提取或整合基础上,又大量地吸收了全集外的许多荣格重要思想的代表性著述和后续整理成果,如收录了《荣格书信集》《荣格演讲录》和被公认为学习荣格分析心理学最好的入门书《荣格自传》,国际荣格分析学专业培训重要参考书——威廉·麦克奎尔编辑整理的《梦的分析:荣格1928—1930年研讨会》,节选了系统表达与阐述荣格思想与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系列讲座——克莱尔·道格拉斯编辑整理的《意象:荣格1930—1934年研讨会记录》等内容。

  《荣格文集》按分析心理学”“意象分析”“积极想象”“梦的分析”“原型与原型意象”“心理治疗”“情节与阴影”“荣格自传等主题独立成卷,以荣格学派的心理分析理论与实践等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内容贯穿起来,精选体现荣格原创思想精华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代表性篇章,且自成体系。此外,还在最后一卷中专设有若干附录供读者参考,并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图片。

  《荣格文集》在申荷永和高岚的组织下,聚集了国内仅有的4位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心理分析师、荣格分析心理学研究的高水平学者和新生代人才,是国内荣格分析心理学研究力量最为强大的团队,保证了作品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其中,有部分成员参与了《弗洛伊德文集》的译校工作。译者队伍皆为心理分析专业的博士或硕士,有着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学术素养,忠实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原意,还做了大量的中文注释工作。

  此外,《荣格文集》编校水平较高,人名、地名、著作名、术语都能够做到统一;版式设计简单大方,封面采用荣格手绘的曼荼罗插图,散发一种神秘的美感,令人眼前一亮。总之,该文集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了审美高度的统一,是一套高品质的作品,将会大大推动荣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也为心理学专业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当然,该文集仍有许多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第一,由于荣格思想的晦涩难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直译的部分较多,在上稍有欠缺。第二,在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收录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专业内容和技术手段,过多地考虑心理学专业人士的需要,忽略了其他读者的需求。对荣格在文化、艺术、历史、宗教方面大量极有深度的见解的内容选入较少,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正如卢梭所言:我们社会进步、技术的发达一定会使人的灵魂变得越来越坏。当下,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压力愈大,精神受到的创伤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人们越发地重视心灵的健康,心理学也成为当代显学,而《荣格文集》的出版给人们带来了心理治疗的灵丹妙药。

  无论是荣格,还是其创立分析心理学,都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心理学史家布雷德等人认为:心理学的第一故乡在中国。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前任主席托马斯·科茨曾说:“……荣格深受古老中国智慧的启发,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历久弥新的深切联系。

  因此,此次长春版《荣格文集》的出版将肩负着一个使命:为心理学专业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促使荣格思想在中国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倾听自己心灵的秘密,并推动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重放光芒和开花结果。最终,如荣格所说:建立一种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心理学理解的桥梁。